一、引言
我國的能源消耗比較嚴重,供熱行業正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行業,所以加大能源的節約就有著其必要性。通過對供熱行業采用新的節能技術,能夠有效達到能源節約的目的,變頻技術就是當前在供熱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其更好的應用于實踐就有著一定促進意義。
二、供熱行業運行現狀及變頻技術節能原理分析
2.1供熱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我國正高速的發展,對能源的應用量也有了很大的耗費,對于供暖的問題在當下就顯得比較重要,當前的熱電廠主要是通過集中供熱的方式,一次管網把熱水從熱源送到各個換熱站,然后在換熱器交換之后加熱二次管網循環水輸送到用戶中。這一間連式供暖中換熱站的能耗是供暖系統能源消耗的主體,這就包含著水耗以及電耗等,其中對于電能的消耗占有很大的比例,對煤炭資源的消耗就相應比較嚴重,由于在設備的設計上存在著相應的不科學所以能源消耗就相對比較嚴重[1]。主要就是循環泵的設計方面和實際沒有得到有效契合,從而就對電能的消耗較為嚴重。熱計量以及分戶調控讓管網水力工況更為復雜能,為了運行的安全穩定一些設備沒有充分的負荷運行,所以就使得電能的浪費。
2.2變頻技術節能原理分析
將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加以有效利用,在轉速控制作用下對循環泵流量加以控制,這樣就能夠讓電能消耗降到一個比較合理化的程度,在能源的節約以及供熱成本的降低上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以供熱系統中的水泵為例進行分析,水泵變頻調速節點的主要理論就是水泵學比例律,同一水泵在不同轉速運行過程中其流量Q以及揚程H和軸功率P在和轉速n的關系上能夠通過以下的關系式進行描述:P1/P2=(n1/n2)3,H1/H2=(n1/n2)2,Q1/Q2=n1/n2,從這些描述式中就能夠看到,轉速和流量是成正比關系的,而轉速和揚程的平方也是成正比關系的,轉速和軸功率的立方也是成正比關系的,這樣就能夠看出,在轉速降低的時候功率減少量要比流量的減少量要大,所以對水泵的轉速進行降低就能夠將電能消耗得到有效減少。而在電頻技術的應用下就能夠達到無極調速這一目的[2]。
三、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調控方式及應用
3.1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調控方式分析
通過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應用,要能在正確的調控方式基礎上才能夠發揮作用,在調速控制的設計上通過轉換開關能將每臺水泵實施變頻或者工頻的運行,在變頻器發生故障時也能讓系統自動切換到工頻運行,這樣就能對系統的恒定壓力得到保障。在變頻器的控制參數上,運行頻率是安裝在二次網供以及回水管道上的壓差控制器來對壓差信號進行采集[3]。在系統的用水量較小就通過變頻器啟動一臺水泵變頻加以運行,在用水量增大時系統編輯器就會結合控制器以及變頻器輸出信號把原來變頻運行水泵投入到工頻運行作為補充。
3.2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應用
將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應用是在多個層面進行應用的,例如在全自動恒壓補水系統當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是結合二次管網回水壓力變化,并進行自動調節補水量從而使得二次管網回水壓力保持恒定,其主要的優點就是能夠高效節能,并在設定壓力下按照實際的需水量進行自動的補水。在二次管網壓力達到了設定值變頻器所輸出的頻率就會相應降低,補水量也就會因此而減小,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另外,將變頻技術在供熱行業中的鍋爐引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也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往常對鼓風機以及引風機的使用是在定轉速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風門來對風量的大小進行控制,而在變頻技術的實際應用之下,就能夠自動的對鼓風機以及引風機的轉速加以調控,在風量上進行實際的調節,這樣就能夠在用電量層面得到有效的減少,從而就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對于鍋爐鼓風機的系統,在煙道當中可設置氧氣傳感器然后在變頻技術下對氧氣的燃料進行合理化的控制[4]。而引風機這一系統則要和鼓風機的系統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引風系統是通過鍋爐負壓作為反饋量的,鼓風機則是煙氧含量作為反饋量。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來看,如果是采用一般的控制方式需要平均功率23千瓦,而在變頻技術的應用下平均功率只需要5千瓦,在節能效果上是比較顯著的。
3.3變頻技術的相關維護問題
變頻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對變頻器的應用,要想將變頻技術得到安全穩定的應用就要對變頻器的日常維護得到重視,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壽命的縮短和發生不必要損害。對變頻器進行日常使用的時候要能夠對變頻器的內外部詳細檢查,安裝的時候要對于安裝的環境得到充分重視,例如在濕度以及溫度等方便。還有就是在變頻器使用超過兩年了就要能夠對其中的電容器進行重新的處理,安裝要能夠避免出現淋水的地方,還要對變頻器實施定期的灰塵清理,從而有效防止灰塵長時間積聚對其壽命造成影響。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的更新升級,對于供熱行業中的變頻技術應用也將會成為發展趨勢,通過這一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對以往的調控方法得以替代,從而達到節約能源以及成本的目的。由于本文受到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